严新论现代医学与中国古代强身论(三)

中医理论与气功原理

《严新气功哲理与修炼》节选

  中医学中的整体观不仅把人体看成一个整体,还把人和自然、社会看成一个整体。如我国古代人民在医疗实践中,通过对大量事物的系统观察,逐渐形成了朴素的“天人相应”整体观。中医中的阴阳学说、脏腑学说、经络学说、营卫学说等基本理论,无一不体现着整体观的精神。在临床上,祖国医学对病因、病机、征候、治则的认识,以及对健康、疾病、康复等概念的解释,也都贯穿着整体观的指导思想。因此,在借助中医学理论来探讨气功防病、治病原理时,就必须首先从“天人相应”整体观谈起。事实上也正是这样,人体的健康、生存与生活,皆赖于机体与其周围环境之间保持着动态平衡关系,即“天人相应”。这里所谓的“天”是自然界的总称与概括。祖国医学的“天人相应”学说,得到了现代科学的验证。众所周知,生物体在整个生命过程中,不断地进行着新陈代谢,一方面不断从周围环境中摄取所需物质于体内,经过一系列化学变化而转化为自身物质,完成其合成代谢;一方面,体内自身物质,又不断地进行分解代谢而放出能量和代谢产物。合成、分解代谢在生物体内一刻不停地进行着,它是生命的特征和依据。人体的一切生理活动与现象,诸如思维、循环、呼吸、消化、生殖、分泌、排泄等等,都以物质代谢为物质基础。新陈代谢一旦停止,生命也就完结。在某种意义上说:人体的生命过程,就是人体与环境之间不断进行物质代谢和能量代谢的过程。因此,“天人相应”整体观的客观性与重要性都是显而易见的。

   《内经·生气通天》云:“夫自古通天者生之本,本于阴阳。……九窍、五脏、十二节,皆通乎天气。”经文中的“生气通天”即“天人相应”之意,明确指出了人体五脏六腑、四肢百骸与自然界的密切关系。在气功的理论中,就体现着“天人相应整体观’的思想。《素问·上古天真论》云:“真人者,提挈天地;把握阴阳,呼吸精气,独立守神,肌肉若一,故能寿敝天地,无有终时,此其道生。”又云:“圣人者,外天地之和,从八风之理,……形体不敝,精神不散,亦可百数。”经文指出,善养生者,第一要掌握自然界的变化规律,以适应顺从天地之和,第二要进行守神调息锻炼,二者俱备,才能达到益寿延年的目的。

   国内外气功的理论,都以“天人相应”整体观作为指导思想。因此,气功锻炼中,在强调内因决定性作用的同时,也注重外因的重要作用。中医学把喜、怒、忧、思、悲、恐、惊七情当做致病内因,把风、寒、暑、湿、燥、火当做致病的外因。

   古代养生家,根据千百万人的实践经验,结合致病因素,制定了防病、治病的方法和法则。在养生实践中,以“天人相应”整体观的思想作指导,在着重自身精、气、神内因锻炼的同时,强调“精神修养”、“顺应四时”、“起居有节”、“不妄作劳”等要求。

   在精神方面,讲究情绪平衡,心情愉快,避免喜、怒、忧、思、悲、恐、惊诸情绪的剧烈变化,否则,就会受到七情的影响而导致疾病的罹患。在顺应四时方面,养生家注重自然气候的变异,告诫人们,对“虚邪贼风,避之有时”。当然,“和于阴阳”、“顺应四时”,不是消极地顺从气候的变化,还要通过“和于术数”,增加机体抵抗力,以对变异的环境进行积极的适应。

   在饮食、起居方面,养生家也十分重视。《饮食通鉴》云:“饮食定时,饥饱得中,水往变化,汗气和融,精血以生,营卫以行,脏腑调平,神志安宁,正气充实于内,元气通合于外。”指出了“食者生民之天,活人之本”的重要意义。养生家反对单调的肥甘佳馔食谱,提出了“膏梁之变,足生大丁”的告诫。要求粗精兼备,五谷俱全的饮食,提出“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的主张。上述的饮食调理要求,对治病、保健都具有积极意义。养生家极为重视起居的规律性要求,主张结合四时变化而相应调整,提出“春三月,……夜卧早起,广步于庭,……夏三月,夜卧早起,无厌于日,……秋三月,……早卧早起,与鸡俱兴,……冬三月,早卧晚起,必待日光”的要求,这里不是要求机械地复古循旧,而是要借鉴古人重视生活起居有常的训义。在不妄作劳方面,《素问·上古天真论>云:“心安而不惧,形劳而不倦”,指出养生者,在日常生活中,不要“以妄为常”,要经常参加体力劳动,但不可过于劳累,这样的有度劳动就具有养生的意义。所谓“户枢不蠹,流水不腐”,正是此义。不难看出,气功养生,乃是既重视个体内因锻炼,又强调精神修养、顺应四时、起居有常、不妄作劳四方面综合调理的养生法,其治病、保健机理,也必然是基于诸因素的综合作用。

  “气”学理论是气功防病治病、保健延年的基础理论。“气”学理论中的“气”,包括先天气、后天气两种。元气属于先天气的范畴,宗气、水谷之气、营卫之气、五脏六腑之气属于后天气的范畴。元气生于先天之精,藏于人体命门。元气具有生命活动原始动力的重要作用。宗气是由自然界的大气和经脾胃消化水谷所得精气结合而成,具有推动心脏行血、肺脏敷布的作用。营气来源于水谷精微,行于脉中,具有营养周身,化生血液的作用。卫气来源于肾阳,布于体表,具有固阳于内,抵御卫外的作用。脏腑之气,禀赋于先天元气,又赖于后天水谷精微的营养而发挥各脏腑的自身功能。不难看出,人体诸气,各有其独特功能,但以元气的作用,最为重要。元气是生命之本,是生长发育和各脏腑活动的启动因素。

   气的涵义颇广,前面有所谈。概括言之,一谓物质,一谓功能。以自然而论,宇宙间的万物生长、发展与变化,都赖于气的运动。以人体而言,气既是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又是脏腑生理活动的功能表现,诸如呼吸之气、水谷之气等等都属于濡养周身的精神物质,而元气、宗气、卫气、五脏六腑之气等等,则属于人体的功能表现。

   人体的健康状态,取决于元气的盛衰。元气充沛,则后天诸气得以资助,从而脏腑协调,身心健康。当先天禀赋不足或因后天因素损及元气时,则后天诸气失助而衰败,导致一系列疾病的发生。元气依赖三焦而通达周身,借助气化而发挥其生理作用,气化即气的运动转化过程。祖国医学认为,气化的场所位于三焦,三焦各有其位,也各有其脏腑。三焦的所属脏腑和功能,概要为:上焦以心肺为主,功能主纳,起有宣发精气,敷布周身的作用。中焦以脾胃为主,功能主化,起有腐熟水谷,生化气血的作用。下焦以肾脏为主,功能主渎,起有分别清浊,通调水道的作用。水谷纳入脾胃,经气化生成精微之气,上输于肺,肺朝百脉,通过心脏,将精微之气,转输于五脏六腑、四肢百骸,以维持人体的各种生理活动。这就是在元气鼓动下,诸气参与的物质与功能相互转化的气化过程。

   《庄子>云:“人之生,气之聚也,聚则为生,散则为死。”又说:“通天下一气耳。”气功在某种意义上讲,就是“扶正祛邪”的方法,其防病、健身的作用,在很大程度上是通过培补体内元气而实现的。对元气的重要意义在历代医学著作中都有精辟的阐述,<素问·评热病论>指出:“邪之所凑,其气必虚”,寥寥数字概括了疾病与体内元气的辩证关系,并强调了内因的决定作用。《难经>谈到:“气者,人之根本也,根绝则茎叶枯矣。”王充的《论气寿篇》说:“若夫强弱夭寿,以百为数,不足百者,气不足也。夫禀气渥则其体强,体强则命长。气薄则其体弱,体弱则命短。”进一步指出了元气的充沛与否,不但与身体的健康、衰弱有关,而且决定着生命的长短。因此,在气功学理论中,贯穿着“以气为本”的思想,在锻炼方法上,也强调培补元气以固本。

   气功是通过何种机理而实现培补元气这一作用呢?<素问·上古天真论>指出: “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重来。”这即是对气功培补元气机理的精辟阐述与概括。祖国医学把精、气、神视为人体的内因,它概括地反映了人体的机能状态。气功就是外练“筋、骨、皮”,内练“精、气、神”的动静结合的自我锻炼养生法,“精”包括先天肾精和后天水谷之精两部分。人出生之前,禀受父母之精华生成己身,出生以后,先天之精藏于肾,属于生机的物质基础。先天之精,又赖于后天水谷之精的濡养,二者通过肺心脾诸脏,敷于周身,以保证人体的生长、发育、生殖等生理活动的实现,所以有“肾为先天之本”、“脾胃为后天之本”的说法。气功对精有着明显的影响和作用。气功方法中,有先天派与后天派之分,凡旨在强精固肾者,宜练先天派功;凡旨在培土健脾者,宜练后天派功。

   根据临床观察,不论先天派和后天派功法,只要练功得法,并持之以恒,对先天精和后天精都有加强充实作用。男性患者的遗精、早泄、精冷、精稀及女性患者的带下、崩漏、经少、病理性闭经等现象,都属于精的病理范畴,这些病理现象,通过练功都可以得到程度不同的改善,此即是气功对阴精发挥作用的佐证。消化功能紊乱、营养障碍的患者,通过气功心肾相交之法,肾阳固秘,脾阳得资而健运,胃阴也得肾水上济而滋润。从而,胃腑和降善于纳腐,脾运有度,精微充脉,临床表现为食欲大振,食量增加,消化腺分泌旺盛,合成代谢加强,营养状态得到改善等等,这都是气功对水谷之精发挥作用的佐证。以上是气功对后天精的作用表现。

   气功对先天之精也同样具有助益作用。先天之精藏于肾,气功意守丹田命门之法,就是充实精水之术。先天精仰赖于后天精的荣养,通过吸抵撮闭锻炼,兼备寡欲持满陶冶,则阴精自然充实而固涩,肾中元精得阴精濡养,则愈如壮益,元精益固,元气自充,这即是“练精化气”的必然趋势。显然,气功满精固水的作用,就是气功培补元气的机转。

   练功元气充溢后,则可更好地激发与推动脏腑进行正常有效的生理活动,这对维护机体健康具有重要意义。此外,又能进一步发挥练气化神的作用。神,包括了先天元神和后天识神两种。元神生化于先天元气,识神生化于后天精、气。元神、识神都来源于物质,又皆反作用于物质。<素问·移精变气论>谈到:“得气者昌,失神才亡。”指出了神在生命活动中的重要性,这是气功培补元气的又一重要意义。

   中医学把精、气、神称为人身三宝。精、气、神三者相互联系,相互促进。三者之中气是基础,因为从广义上讲,气概括了精。一般把精视为根本,气视为动力,神视为主导。《类证治裁》中说:“神生于气,气化于精,精化气,气化神。故精者身之本,气者神之宝,形者神之宅。”《类经》云:“阴阳应象大论日:精化为气,先天之气;气化为精,后天之气。精化为气,精之于气,本自互生。精、气既足,神自旺矣。虽神自精气而生,所以统驭精气,而为运用之主者,则又在吾心之神。”练气功要以气为体,以神为用,要体用结合,体用并重。《胎息经》云:“气人身来为之生,神去离形为之死,知神可以长生,固守虚无以养神气,神行即气行,神往即气往,若欲长生,神气相注。”

  阴阳学说,属于我国古代的哲学思想体系。阴阳学说包含着朴素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合理内核。古代运用阴阳学说来揭示宇宙间诸事物的一般规律,也用阴阳学说来指导祖国医学实践。

   阴阳学说指出,一切事物都存在着相互对立统一的关系。以人体而言,不论其生长、成长、生理、病理,都是阴阳对立、统一的运动过程。阴阳概括了物质和功能的一切属性,用以说明人体的组织结构、生理功能、病理病机,并运用辩证施治、遣方选药等方面。

   人体正常生命活动的维持过程,就是以阴阳的动态平衡为基础的。《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云:“阴盛则阳病,阳盛则阴病,阳盛则热,阴盛则寒。”指出阴阳平衡关系的破坏,意味着疾病的发生。既然疾病的发生、发展、诊察、治疗、转归等方面,都以阴阳学说为理论根据,那么气功治病、保健的机理就必然也寓于阴阳变化之中。<素问·生气通天论>云:“阴阳离决,精气乃绝。”指出当阴阳某一方偏盛偏衰达到一定限度时,则破坏相对平衡的统一关系,甚至出现阴阳分离而导致精气枯竭的濒死状态,这是疾病从发生到死亡的一种转归形式。疾病向康复的转归形式,也顺从于阴阳动态平衡规律,所谓“阴平阳密,精神乃治”即是此义。

   科学实验和临床观察,都证实气功对阴阳具有调节性影响。《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云:“味归形,形归气,气归精,精归化。”这里的“形”、“精”属于阴的范畴,“气”、“化”属于阳的范畴。祖国医学认为,形、精可以转为功能,此乃阳源于阴的正常生理现象,但当机体功能亢进时,则可使形、精耗伤。气功人静后,则交感神经兴奋强度减弱,气体代谢降低,高反应状态得以纠正,亢进的功能得以调整,这些都是气功抑阳扶阴作用的具体表现。气功的补阳作用也是很明显的。根据对“。肾虚”的研究.观察到在肾阳虚者,练功后出现四肢厥冷变暖,尿酮类固醇恢复至正常水平,血浆ATP含量增加,以及白细胞吞噬能力增强等变化,都是气功补阳作用的体现。

   通过测定练功者血浆环磷酸腺苷,证实气功能对体内阴阳确有调和作用。CAMP(环状腺嘌呤单核苷酸)和CGMP(环状鸟嘌呤单核苷酸)是人体自动控制系统中的重要调制物质,二者之间具有相辅相成、拮抗制约的生物效应。这种拮抗效应,符合阴阳相互对立统一的运动法则,因此国内外某些学者把CAMP和 CGMP的双向控制系统和祖国医学中的阴阳学说紧密结合起来,认为CAMP的生理效应显示出阳的属性,CGMP的生理效应显示出阴的属性。在特殊情况下,二者的阴阳属性还会向各自的反面发生转化。CAMP和CGMP之间,在血浆浓度上存在着阴阳消长的相关性变化。环磷苷酸是多肽、蛋白质激素和神经介质等一系列物质的作用信使,因此对细胞功能、细胞免疫、神经活动、心血管机能等生命活动都有十分重要的调节作用。大量实验资料表明,CAMP和CGMP的浓度生理稳态和二者间相应比值是发挥正常调节机制和维护健康的重要条件。科学实验证明,气功对 CAMP和CGMP具有调节作用,这不但为气功调和阴阳提供了客观证据,并为气功治病保健找到了生理基础。

  脏腑学说是祖国医学理论体系中的重要内容。脏腑学说,将人体内脏器官分为两大类,心、肝、脾、肺、肾称之为脏,胆、胃、大肠、小肠、膀胱、三焦称之为腑。脏腑功能正常与否,决定着人体的健康和疾病。既然脏腑功能失调是人体失去健康的病理基础,那么气功防病治病的作用,乃可通过调整脏腑的功能而实现。

   中医认为,人体的生长、发育、衰老都与肾脏休戚相关。肾脏包含着肾精、肾气,肾精属阴,称为“元阴”、“真阴”;肾气属阳,称为“元阳”、“真阳”。对周身脏腑前者起着濡润滋养作用,后者起着温煦生化作用。肾脏乃水、火之脏,是阴阳之根本,元气之本源,故肾脏谓“先天之本”。

   《难经》云:“肾两者,非皆肾也,其左者为肾,右者为命门,命门者,诸精神之所舍,元气之所系也。”明代张介宾云:“命门为元气之根,为水火之宅,五脏之阴气非此不能滋,五脏之阳气非此不能发。”历代医家,对命门的部位与功能,看法不尽统一。赵献可在《医贯>中指出:命门非肾,居两肾各一寸五分之间,并认为命门是人体阳气的根本,命门与肾阳有着本质的联系。又有人认为,命门功能(即肾阴、肾阳作用的概括)视命门与肾为先天真阴、真阳之根本。

   气功锻炼中,命门是进行意守的重要部位,通过意守命门,使命门相火得补。元阳相火是脏腑活动的生理动力,元阳充溢,则可加强五脏、六腑的活动功能,以充分发挥其生理效应。如《石室秘录>中说:“心得命门而神明有主,始可以应物;肝得命门而谋虑;胆得命门而治节;大肠得命门而传导;小肠得命门而布化;肾得命门而作强;三焦得命门而决渎;膀胱得命门而收藏。”
命门元阳之火充足,则鼓舞脾阳,脾阳得资,则脾气充而健运。于是后天水谷得以充分消化,精微物质得以充分运化,从而为人体脏腑、经络乃至四肢百骸的正常活动提供了物质基础。这就是气功何以能全面加强体质的重要道理。

   肾脏(包括命门)属于下丹田的范围。《类经》云:“人之初生.生于脐带,脐接丹田,是为气海,即命门也。所谓命门者,先天之生我者,由此而受;后天之我生者,由此而栽也。夫生之门,即死之户,所以人之盛衰安危皆系于此者,以其为生气之源。而气强则强,气衰则病……故命门者,为水火之腑,为阴阳之宅,为精气之海,为死生之窦。”<医学源流论》云:“所谓元气者,何所寄耶?五脏有五脏之真精,此元气之分体者也。而根本所在,即《道经>所谓丹田,<难经>所谓命门,《内经>所谓七节之旁,中有小心。阴阳阖辟存乎此,呼吸出入系乎此,无火而能令百体皆温,无水而能令五脏皆润。此中一线未绝,则生气一线未亡,皆赖此也。”练功意守下丹田,可以加强肾之元阴元阳的功能,并可上济于心,使心肾相交、水火既济,从而为全面凋和脏腑功能奠定了基础。

   “心者,生之本,神之变也。”“心者,君主之官也,神明出焉’ “心藏神,肺藏魂,肝藏魄,脾藏意,肾藏志。”神、魄、魂、意、志五者,名称不同,都属神的范畴。五脏藏五神,所以五脏的活动,都以神为主导。<素问·移精变气论>所强调的“得神者昌,失神者亡”即是此义。心神主导着诸脏腑的功能。<素问·灵兰秘典论>指出:“心者,君主之官也。主明则下安,主不明则十二官危。”此外,心神对形体也具有调养作用。《古今医统大全>云:“心者形之主也,神者心之宅也。故神静而心和,心和而形全;神躁则心荡,心荡则形伤。将全其形也,先在理神,故怡和养神,则自安于内;清虚接心神,则不诱于外。神怡心清,则形无累矣。”练功通过调身、行气、意守、作念诸法,收到颐养心神的效果。心清神凝,则身安气和,并使魂、魄、意、志处于协调安定状态,这样就有助于五脏安和,有益于心、身健康。

   心居于膈上,其脏属阳,其性属火,所以称为“阳中之太阳”。肾居于下,其脏属阴,其性属水,所以称为“阴中之少阴”。气功传统理论讲究乾下坤上,以合交泰之义。认为万物惟呈交泰之象,始能生化更新。气功方法上强调心神寂照于下丹田。心神为阳,阳者主生,当生发失制,则心君之火,壮烈炽阴。心阴亏损,肾阴也虚。君火妄动,炽炼至阴,此乃耗散肾精之途。当冥心守神于内,则阳不越超,神不外驰,显然心神内敛,下交于肾,此乃密阳益精之道。练功时,心神寂照丹田命门,即心神下交于肾,从而肾阳得资,肾阴得济。肾精充溢,自然上济于心。心阴得资,则心、肾二阴共制于心阳,使君火不炽,避飞扬外越之虞,使心阳益肾下交于肾,心肾二阳又可共煦肾水,肾水不寒,则气化生生不已。此水火既济之法,对治病、保健颇有助益。

   肺主气,司呼吸。一方面肺司呼吸之气。在练功中,总是把调练肺呼吸当做一项重要内容,通过调练肺呼吸,既可达到加强和改善肺功能的作用,又可收到安身宁神的效果。另一方面,肺又主一身之气。“肺朝百脉”,肺能推动气血在全身运行,使五脏六腑和四肢百骸得到营养。

   《景岳全书>云:“肺为气之主,肾为气之本。”练功通过调息、运气和净虑寡欲,使肺、肾二脏功能得以加强,并以此为机转,达到精充化气,气足化神,神全还虚的练功效果。

   脾脏位于中焦,脾主运化,主统血,主肌肉和四肢,脾主运化即指脾脏有消化、吸收和运输营养物质的功能。水谷在脾胃消化后,则成精微物质,脾脏将精微吸收,并上注于肺,由肺贯注百脉,以营养五脏六腑。显然脾胃的功能状态,对各脏腑能否进行正常的活动至关重要,故有“脾为后天之本”之说。通过气功锻炼,可以补益肾中元阳,于是脾阳振奋。此外,练功借助特定的腹式呼吸形式,通过膈肌大幅度的外降运动和腹壁收缩、隆起活动,对脾胃进行柔和而有节奏的按摩,这无疑对调整脾胃的功能活动具有意义。脾胃功能改善,使五脏六腑、四肢百骸得到充足的营养,就为全面增强体质提供了物质保障。

   肝藏血,主疏泄,主谋虑。肝属木,木性条达,故有“肝喜条达”之说。祖国医学认为,人的情志活动除由心所主外,又与肝有着密切关系。肝主疏泄即指肝腑具有舒展、通畅、外发和通达的属性。这一属性常被情志干扰,所谓“在志为怒,怒伤肝”即是此意。肝气疏泄,条达是情绪稳定和心情舒畅的生理基础。当肝脏患病而失去疏泄属性时,则出现情绪波动、心情郁闷、急躁易怒、心烦意乱等情志改变。练功通过调息意守,使人进入恬淡虚无、散淡松适的入静状态,有助于恢复肝脏舒展、调达属性。

   正常的脏腑活动,是人体健康的重要基础之一。练功对脏腑的调整作用,则是气功防病治病的重要机理。

  经络是人体内经脉和络脉的统称。经络学说的起源和形成,根据资料记载与近代科学实验,发现和气功有着密切关系。李时珍云:“内景隧道,惟返观者能照察之。”基于练功后出现经络感
传现象加强及人群经络感传显现率增高这一事实,也说明经络可能由练功所发现。

   经络遍布全身,是人体气、血、津液运行的通道,是联络五脏六腑的生理结构,由此将人体各系统、器官、组织等联结成一个完整的有机体。经络具有广泛而重要的生理作用,概括起来,经络有运行气血、营内卫外、联络脏腑、病邪传变、诊察病机等作用。因此,气功治病、保健的作用,也必将通过“通经活络”这一机制来实现。临床上观察到,经络不通、气血不调的患者,其肢体两侧经络测定值不等或差数悬殊。练功后,其值趋向相等,或差数明显变小。通过气血测定,凡气血弱者,通过练功,都可得到不同程度的加强。练功过程中,还观察到经络感传明显和内气循任督或其他经脉运行等现象,这都是气功通经络作用的具体表现。由此而在练功方法中有气运奇经八脉或十二经的方法,也有内气只限于任督二脉运行的方法。前者称为大周天法,后者称为小周天法。

   气与血二者存在着相互依赖,相互作用的关系,所谓“气为血之师,血为气之母”即是此义。气功调和气血、通经活络的作用,不但临床上得到证实,在实验观察方面也取得了具有佐证意义的资料。当练功进展到一定程度时,体内气血运行发生调节性改变。由于血液呈现再分配状态,出现末梢血管扩张,微循环改善,组织血流量增加,局部温度增高等现象。通过“心息相依,以意领气”的锻炼,练功者可以随心所欲地“意到气到”某个部位或脏腑。根据“气为血之师,气行则血行”的理论,气至的部位或脏腑,其血流量也必然相应增加。通过热象仪观察,练功中的气到血到之处,辉度由暗变亮,其亮点并随意念的移位而移动。通过局部测温,功中较功前增加摄氏2~3度之多,意到气到部位,其区域性的血流量也增加30%左右,此皆是气功调和气血作用的具体表现。气功通经活络、调和气血作用的证实,为气功治病保健提供了理论基础。

   气功学属于生命科学范畴,气功治病、保健的本质尚有待进一步阐明,随着自然科学的发展,气功治病机理必将得以揭示。

发表评论

You cannot copy content of this page

滚动至顶部